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土耳其之旅(三) 藍色清真寺

#1
寄件者 土耳其之旅
藍色清真寺原名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因室內磚塊所用的顏色而被稱為藍色清真寺的清真寺

藍色清真寺建在君士坦丁堡大皇宮上,與聖索菲亞大教堂(當時伊斯坦堡最受崇敬的清真寺)及具象徵性的君士坦丁堡競技場相對

清真寺的建築工程始於1609年8月,由蘇丹親自主持動土儀式,艾哈邁德一世有意讓藍色清真寺成為他的第一個帝國清真寺。他任命著名建築師希南徒兒賽德夫哈爾·穆罕默德阿加負責這一項工程。清真寺的詳細工程記錄在八卷書籍裡,現在收藏在托卡比皇宮裡。開幕典禮舉行在1617年(1616年已有通行記錄),蘇丹可以在皇家包廂內祈禱。藍色清真寺在艾哈邁德一世統治後期仍未完工,直至穆斯塔法一世時。藍色清真寺是世上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古蹟之一,可與聖索菲亞大教堂媲美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
寄件者 土耳其之旅
藍色清真寺獨特的地方在於,他擁有六座叫拜塔,比一般的清真寺多了一隻
據傳,是因為當初蘇丹:艾哈邁德一世,命建築師建造一座"黃金的"清真寺,因"黃金的"與"六根的"音近,於是藍色清真寺便越矩有了六根尖塔
(資料來源:網路)


#3
寄件者 土耳其之旅
清真寺的四周有四根叫拜塔,另外兩根位於前庭
可惜,轉來轉去依舊沒辦法讓六根尖塔入鏡

叫拜塔的做用在於喚拜。每當禱告時刻來臨時,寺內報時的人便得沿著狹窄的樓梯攀上叫拜塔宣佈喚拜,每天五次。現今則使用擴音裝置,在舊城可以清晰聽到喚拜,鄰近的清真寺也會重複喚拜。大群土耳其人及遊客會在日落時聚集在面向清真寺的公園,聽聞晚禱的喚拜。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4
寄件者 土耳其之旅
終於進入藍色清真寺參觀了

入口的上方繫著鐵鏈,這是古代只有蘇丹才可以騎著馬進入庭院,蘇丹得彎低頭進入庭院,這象徵式的動作確保了統治者在這神聖清真寺面前表現出謙卑。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5
寄件者 土耳其之旅
信徒們進入清真寺前,都得先來這邊清洗手腳後,方得入內禱告


#6
寄件者 土耳其之旅
入寺前,會發兩個塑膠袋給遊客
讓遊客把鞋子包起來,以免弄髒裏面的地毯


#7
寄件者 土耳其之旅
上層的顏料採用主要是藍色,但素質欠佳。超過二百個設計精細的有色玻璃窗戶採納天然光線,現今則以吊燈輔助照明。在吊燈上置放了一些鴕鳥蛋,用以驅逐蜘蛛、避免蜘蛛結網。室內的裝潢包括古蘭經的經文,出自當代的書法家薩伊德·卡斯姆·古巴里(Seyyid Kasim Gubari)。地面鋪上了地氈,地氈由信徒捐贈,當地氈出現磨損後便會更換。寬大的窗戶予人感覺開揚,底層的窗扉飾以碎塊形工藝(Opus sectile)。每個對話室都設有五道窗戶,部分窗戶被蒙蔽,而每個半穹頂都有十四道窗戶,穹頂則有二十八道窗戶,窗戶上的有色玻璃是由威尼斯領主所送贈,大部分都被藝術價值甚低的現代窗戶取締。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8
寄件者 土耳其之旅
在清真寺內部的基部及柱子上都砌上超過20000塊手工陶瓷磚瓦,全部出產自伊茲尼克,磚瓦設計超過五十種鬱金香款式。低處的磚瓦均是傳統設計的,高處的磚瓦則是各種華麗的花朵、水果及柏樹款式。這些磚瓦都是由伊茲尼克的陶藝大師監制的。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9
寄件者 土耳其之旅
燈飾在以往都輔以黃金及寶石,燈罩上都有鴕鳥蛋及水晶球,這些飾品都已被移去。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0
寄件者 土耳其之旅
紅色地毯上有顏色較深的線條
信徒們禱告時,便站在那條線上,對著麥加的方向膜拜, 這樣的儀式稱為"薩拉赫":即禮拜,穆斯林每天必須禮拜五次,每次禮拜都面向麥加的克爾白進行。薩拉赫的意義是要專心致志予真主,被視為與真主的私人溝通,以表達感謝及崇拜之意。薩拉赫是必須履行的,但可視乎情況而彈性處理。在許多穆斯林國家,當地的清真寺會在適時公開播音喚禮。禱文以阿拉伯語誦讀,由古蘭經的經文組成。

(清真寺內沒人任何的人像,信徒是朝著麥加的方向膜拜,並禱告,現代麥加是沙烏地阿拉伯麥加省的省會)


#11
寄件者 土耳其之旅


#12
寄件者 土耳其之旅
清真寺的模型...話說,怎會有七隻尖塔XD

莫非,那就是由蘇丹出資建造的第七隻尖塔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Lynn A. Levine. Frommer's Turkey: From the Blue Mosque to the Blue Lagoon. John Wiley and Sons. 2004年: 第101頁. ISBN 0764544519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