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件者 北京行 |
名清宴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
寄件者 北京行 |
這時我真恨,沒有超廣角可以用
#3
寄件者 北京行 |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4
寄件者 北京行 |
#5
寄件者 北京行 |
#6
寄件者 北京行 |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7
寄件者 北京行 |
一面寫著紫氣東來,源自於老子出關的典故
另一面寫著赤城霞起晉代文學家孫綽"天台山賦"的名句
此關口為當年園內分區防守的關口
#8
寄件者 北京行 |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9
寄件者 北京行 |
#10
寄件者 北京行 |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順道一提,仁壽殿中間擺銅鳳卻把銅龍擺在兩旁,是慈禧有意凸顯自已權勢的意義
慈禧晚年信佛喜歡人家稱他為老佛爺
其典故是這樣子的
慈禧對佛是很虔誠的,念經供佛從不間斷,即使有時外出巡視也必如此。 有一次北京少雨,全華北五穀受害。 依照習俗,凡遇此情形,慈禧與朝廷官員便要每日向如來佛求雨,一直求到雨來為止。 這一次只求告三天雨就來了,李蓮英很興奮,便趁機恭維慈禧,說太后真是了不得,差不多就好像是佛爺一樣。 這番恭維的話使慈禧很高興。 從此以後,慈禧就變成了李蓮英的“老佛爺”,每次奏話的時候,總是這麼稱呼。 不久以後,“老佛爺”這個稱號就不脛而走,傳遍宮裡宮外、北京及全國。
實際上,“老佛爺”的稱呼不是慈禧專用的,清朝各代皇帝的特稱都叫“老佛爺”。 清朝帝王之所以用“老佛爺”這個稱呼,是因為滿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領最早稱為“滿柱”。 “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音,意為“佛爺”、“吉祥”。 後來,有的顯赫家族,世襲首領,起名就叫“滿柱”。 滿清建國後,將“滿柱”漢譯為“佛爺”,並把它作為皇帝的特稱。慈禧的野心也可由此略知一二
#11
寄件者 北京行 |
回來後翻了些資料才發覺
很多景點只是走過,完全不知其典故,所以也沒多加留意(因為那台兩光導覽機全程有4/5的時間呈現死機狀態)
不過,光是如此,我們也耗掉了一整天的時間了
#12
寄件者 北京行 |
#13
寄件者 北京行 |
#14
寄件者 北京行 |
#15
寄件者 北京行 |
#16
寄件者 北京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